文| 瓜田李的猹配资公司行情
编辑 |沐语纪史
果然,坏人绞尽脑汁,不如蠢人灵机一动。
参考信息来源:1818黄金眼
浙江嘉兴的一位妈妈发现,自己6岁儿子被“邻居闺蜜”骗走代替其女儿打了疫苗!
期间儿子尽力逃脱,却被闺蜜与其母亲抓了回去。
打疫苗的时候全程按头捂眼,到最后孩子甚至不知道针打在了那个部位。
闺蜜不仅做事损人不利己,还毫无逻辑根据,给出的理由是:
展开剩余90%“男孩身体好,容易接受疫苗,打两针没事。”
“怕女儿打疫苗受到歧视,所以才让人代替。”
然而经过调查之后才发现,事情没有那么简单,半年前竟然已经被骗打过一针了!如今是第二针!
每每想起,母亲就心如刀绞,恨不得手撕了这位好邻居。
好姐妹就是这样带娃的
事情冲上热搜之后,短短几小时就引发数十万网友热议。
大家之所以愤怒,不仅是因为 “冒名打疫苗” 这事闻所未闻,更因为这事情完全毫无逻辑且损人不利己。
浙江嘉兴的李女士(化名)和邻居张姐(化名)的缘分,始于六年前的小区偶遇。
那时两人都刚当妈妈不久,家里的孩子又同龄李女士有个儿子,张姐有个女儿。
俩孩子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,她们也自然而然成了无话不谈的“闺蜜”。
平日里,你帮我接个孩子,我帮你看会儿娃,是她们最常有的互动。
李女士总觉得,能在陌生的城市里遇到这样合拍的邻居,是件幸运的事。
可她从没想过,这份“幸运”会彻底变成一场噩梦。
那天下午,李女士要去上班,张姐主动找上门带孩:你放心去忙,我带娃去楼下玩,傍晚准给你送回来。
李女士没多想,还特意叮嘱儿子听阿姨的话,可她怎么也想不到,张姐带孩子去的不是公园,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下午四点多,张姐把孩子送回李家,转身就走了。
李女士刚想问问儿子玩得开不开心,孩子却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说话,看情况不对,李女士赶紧追问儿子。
最终儿子憋出一句话让李女士一身冷汗:“妈妈,阿姨带我去打针了。”
参考信息来源:极目新闻
李女士心里咯噔一下,第一反应是不可能,打针?打什么针?自己没给孩子预约疫苗,张姐也从没提过这事。
她赶紧拨通张姐的电话,可对方却一口否认。
挂了电话,李女士看着儿子哭红的眼睛,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。
当妈的都知道,孩子或许会调皮,但绝不会平白无故编造“被打针” 的事。
尤其是提到 “阿姨按着他的头”,“叫的不是自己名字” 这些细节时,孩子的恐惧根本不像装的。
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孩子的安全不能赌。
第二天一早,李女士带着儿子直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为了不打草惊蛇,她特意报了张姐女儿的名字,结果工作人员一查记录,脸色都变了。
7月15日下午,确实有个“小女孩”来接种过疫苗,时间和儿子说的分毫不差。
调出监控的那一刻,李女士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,监控画面里,张姐抱着自己的儿子,身后还跟着一位老太太。
儿子头上戴着一顶粉色的鸭舌帽,脸上捂着口罩,整个人被张姐紧紧搂在怀里,小身体还在不停挣扎。
可张姐却死死按住他,连脸都刻意别向一边,明显是怕医生看清孩子的性别。
“当时叫号器里喊的是张姐女儿的名字,我儿子说他不想去,想跑,结果被张姐抓了回来,横抱着就往接种台送。”
李女士看着监控里儿子无助的样子,心疼得浑身发抖,更让她崩溃的是,顺着记录往下查,她发现这根本不是第一次。
半年前,张姐已经带着李女士的儿子,去冒名打过一次疫苗了!
“那天天气冷,我儿子穿得厚,还被裹在一件粉色羽绒服里,谁也没看出不对劲。”
第一次打针
六岁的孩子,还不懂冒名打疫苗意味着什么,他只知道被强迫做害怕的事时,要把委屈藏在心里。
可李女士知道,短短半年内,儿子被多打了两针本不该打的疫苗,这对孩子的身体会有什么影响?她不敢想。
“三查七对”成摆设?
看着监控里清晰的证据,李女士第一时间报了警。可在等待警方调查的同时,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她心头。
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是有“三查、七对、一验证” 的规定吗?
为什么连孩子的性别都没分清,就敢随便打针?
她特意去接种区看了一眼,发现每张接种台的桌子上,都贴着醒目的温馨提示。
上面明明白白写着 “核对受种者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”等流程。
可规定摆得再显眼,执行时却成了走过场。
其实细细想来,此事能成并不奇怪,因为孩子打疫苗肯定是会哭闹的。
所以在打疫苗的时候和父母对抗挣扎,很多接种地点也会认为是正常现象。
很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,为了不让孩子看到针头害怕,会主动用衣服或手把孩子的脸蒙上。
张姐恰恰抓住了这个漏洞。
第一次用粉色羽绒服裹住孩子,第二次戴粉色帽子和口罩。
再加上家长主动蒙脸的掩护,竟然两次都蒙混过关。
你说她聪明,她把给女儿治病的疫苗打进别人孩子身体里。
你说她笨,她还知道利用漏洞进行伪装,甚至给孩子穿的衣服都是粉粉的。
这其中的逻辑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要这么做?
从服软到威胁
警方介入后,一开始,张姐还死不承认,可到了派出所,见证据确凿,她突然变了态度。
不仅拉着李女士的手说 求和解,还说出了自己的 “难言之隐”。
原来她女儿身体不好,不能打疫苗,可又怕孩子以后上学被歧视,所以才想到让邻居儿子顶替。
张姐甚至还大言不惭:“我看你家娃身体好,觉得打一针没什么事。”
李女士当场拒绝了和解,可她没料到,张姐的“示弱”只是暂时的。
三天后,张姐找了个中间人来劝和,话里话外全是威胁:
“你要是不和解,以后谁都别想好过!不就是打了两针吗?本来就是你们同意的!”
目前,当地警方已经对此配资公司行情事立案调查,按照法律规定,张姐的行为涉嫌侵犯他人权益,后续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可李女士心里的疙瘩,却没那么容易解开,她最担心的还是儿子的身体。她带着孩子去疾控中心咨询,得到的答复让她既焦虑又无奈。
“之前从来没有过重复接种这类疫苗的案例,所以没法给出确切的健康影响结论。”
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,对于宝妈来说,最怕的就是没有先例,孩子的健康在她们眼里永远第一位。
对此,您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发布于:河南省嘉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